[亳州]非遗传承 80后陈宝玉和他的“壶”途人生

12-24 17:22   中安在线   刘玉才

陈宝玉的锡包壶制作技艺工作坊位于蒙城县城北关老居民区,这里车水马龙,在这闹市之中,只要打听“宝玉”无人不知无人不晓,穿过多条蜿蜒曲折的小巷才能到达宝玉的作坊。

80后小伙陈宝玉是安徽省亳州市蒙城人,也是安徽非遗陈氏锡包壶制作技艺第四代传人。从他记事起,父亲不仅是铁匠,也经常摆一种用金属包裹的茶壶,从小耳濡目染,陈宝玉将锡包壶制作技艺每一道工序都熟记于心。“我父亲是聋哑人,听我母亲说,父亲的手艺是跟爷爷学的,爷爷的手艺是跟老太太(当地土语,指爷爷的父亲或母亲)学的,传到我是第四代。”陈宝玉说,从小就跟着父亲学,时间长了,熟能生巧,拿一把茶壶看一眼,就知道下多少料。

陈宝玉的锡包壶制作技艺工作坊位于蒙城县城北关老居民区,这里车水马龙,在这闹市之中,只要打听“宝玉”无人不知无人不晓,穿过多条蜿蜒曲折的小巷才能到达宝玉的作坊,“这里是祖宅,地方不大,一家四口勉强栖身,工作室就在客厅靠窗而设,”陈宝玉指着自己的工作室,“也有几个平米,转个身都要小心翼翼。”

不大的客厅里除了工作室,还有一个展品台,几十把形态各异,制作精品的锡包壶整齐的摆放着,很容易吸引客人的眼球。陈宝玉介绍道,这就是他现在坚守的手艺,陈氏锡包壶,“蒙城人叫它马蹄壶,按正常说它叫方印底,六十年代的东西,这个包浆、皮壳,现在都已经找不到了,它这个滑溜,它的光线好,有光泽度。”陈宝玉说,锡包壶工艺最早来源于民间的把碗补锅,以前,社会上有一个行当叫‘锡匠’,主要负责给人家把碗补锅,后来,人们也把伤残受损的陶制茶壶、酒壶等器物,也拿来让锡匠们维修。锡匠们开始只是从实用考虑,在陶壶的残损处打上锡补丁,修好就行,再后来才想到把补丁做得好看一点,锡包壶工艺便有了雏形。

真正把它上升为艺术品,是从文人参与开始的。据史料记载,锡包壶工艺为清嘉庆道光年间的文人朱石梅首创,其刻梅落款钤印的精美工艺,目前中国国家博物馆、北京故宫博物院均有收藏。

对于自己的传承陈氏锡包壶手艺,陈宝玉说,自己也是无心为之,小时候兄弟三个,父亲是做铁匠的,为了生活,平时也帮别人做锡包壶,每当父亲制作锡包壶时,陈宝玉和哥哥们总是在旁边看,对一把小小的壶充满了好奇。别人拿锡包壶来修的时候,趁父母不在家,兄弟三人摸着玩玩。耳濡目染,在这样的环境下,聪明好学的陈宝玉慢慢喜欢上锡包壶这项传统手工艺术。便与他的两个哥哥一起正式跟父亲学习这项传统手工艺术,在当时别家的孩子纷纷工作或者外出打工的时候,他们的父母也曾极力反对过,“大人之前反对,希望兄弟几个都去上学、工作之类,但是我就是喜欢捣鼓这玩意,后来渐渐上手了,家人也不是很反对。”陈宝玉,他就这样和两个哥哥继承了父亲的手艺,做锡包壶。

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,保温杯、塑料杯、钢筋锅等一系列生活用具的改变,靠补壶为业的锡包壶工艺逐渐远离了寻常百姓家,失去了市场,至此,锡包壶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。2003年、2005年坚守锡包壶工艺的陈氏兄弟三人中,老大和老二相继放弃这门手艺,一个改行做建材销售,一个从事货运生意,“当时经济压力大,一家老小都要吃饭,大哥二哥只能离开,我当时没有压力,就坚持玩玩!”陈宝玉说,对于大哥、二哥的离开,他十分理解,毕竟这门手艺已经不在具有很好的经济前景。

如今,随着人们的精神生活水平日益提高,冷门生意的锡包壶工艺,逐渐又呈现在人们的视线内,据了解,目前在全省范围内,锡包壶工艺仅存于蒙城县,而传承和保护这项工艺的人更是屈指可数,陈宝玉就成了这屈指可数中的佼佼者。正是物以稀为贵的缘故,锡包壶工艺显得越来越宝贵,尤其是在人们精神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当今,它的保护、开发和收藏价值越来越高。近年来,陈宝玉的锡包壶作品已先后制作不同款式的锡包壶1000多把,被江苏、河南、山东等地的爱好者所收藏。陈宝玉又在传统锡包壶手艺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研究和尝试,宝石、翡翠、黄金等各种元素都可以随客户的要求镶嵌到锡包壶上。

“这是个冷门生意,已经被评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,传统工艺不能消失,坚持了那么久就是想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,未来,我会让我的孩子也学会它,不为赚多少钱,这门手艺不能丢”,陈宝玉笑着说。(记者 刘玉才)

相关阅读